-
人人帶上一張掩蓋真面目的面具,只剩下映射靈魂的眼睛。(圖/長安國際運通旅行社提供)
每年二月熱鬧登場的威尼斯面具嘉年華會魅力聞名於世,節慶期間每天吸引數以萬計來自世界各國的觀光客搶著一睹盛況。然而為期11~12天的嘉年華會,最大的魅力不是狂歡喝彩或載歌載舞,而是一副副那精巧且神祕的面具。.
面具是威尼斯狂歡節最大的特點,其次是它的華麗服飾。早在15世紀威尼斯即開始慶祝這樣的面具嘉年華,而在18世紀達到最高峰。歐洲中世紀的階級制度嚴謹,國王底下分封出許多貴族,貴族底下又有領主、騎士、修士,最下層是平民的商人與農民,貴族之間又細分公爵、侯爵、伯爵、子爵、男爵不同等級,各階級之間不容任意踐越,違反者不僅會讓家族蒙羞,甚至會遭受嚴懲。
華麗的面具都是出自面具藝術師精心巧思的作品。(圖/長安國際運通旅行社提供)
一年一度的威尼斯嘉年華會卻是摒除貧富貴賤藩籬的機會,所有威尼斯人在嘉年華期間,穿著華麗服飾,人人帶上一張掩蓋真面目的面具,只剩下映射靈魂的眼睛,可以穿梭在熱鬧的街道,聚首運河,或是與陌生人同乘鳳尾船貢多拉(Gondola)夜遊,無需在意誰是誰,華麗充斥威尼斯,每個人都像是貴族,可以毫無顧忌,恣意狂歡。
面具的分類方式有許多種,它們有不同的結構,比如全臉面具、半截面具、兩層面具;做工精緻的威尼斯面具大多是手工製作,面具材質可以是金屬銅片搭上彩色羽毛,或以絲絨皮革敷上石膏粉進行手繪,最後加上華麗的珠寶飾品,造型象徵著動物、鬼神或英雄;面具亦存在不同的功用,比如狩獵、戰爭、驅儺、祭祀、舞蹈、鎮宅。
面具上身加諸雍容華服,讓每個人都擁有貴族氣息。(圖/長安國際運通旅行社提供)
18世紀以前,威尼斯居民生活完全離不開面具,人們外出,不論男女,都要戴上面具,披上斗篷和一頂典型的威尼斯三角帽,這專屬於威尼斯的面具就是那有名的“Bauta”,後來這種面具便成為威尼斯面具種類中最為普遍的一種。除了“Bauta”之外,威尼斯常見的面具還有十幾種,比如“Moretta”,是配有黑色天鵝絨的橢圓型面具,通常是婦女在訪問修道院時穿戴,這種面具在最後往往覆上一片面紗。
威尼斯面具嘉年華每年舉辦的日期都不盡相同,大致上會在聖灰星期三(Ash Wednesday)前10天舉行,2012年將於02/11~02/21期間熱鬧展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